乌兰巴托的夜吉他谱c调:
这首《乌兰巴托的夜》,本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此歌创作于1985年(曲:普日布道尔吉 词:普日布道尔吉),1987年蒙古国”成吉思汗乐队”赴呼和浩特演出了此歌曲,从而为内蒙古听众得知。开始旋律简单,后来1992年由普日布道尔吉、歌手钢呼牙嘎,萨仁图雅在新加坡重新录制此歌,使得旋律复杂,形成这一的样式,逐渐成为蒙古国乃至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歌曲。这首《乌兰巴托的夜》是由昔日布道尔吉作曲,桑得扎布作词,降央卓玛演唱。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乌兰的意思是红色,巴托尔是英雄,屋德西是夜晚的意思。歌曲表现了乌兰巴托夜晚的美丽和对她的热爱。
这首《乌兰巴托的夜》被很多音乐人用不同的曲调演绎过很多次,比如谭维维、比如杭盖等等,谭维维版的其实很华丽,唱功也不错,而且有高低起伏。但我其实还更喜欢左小祖咒这版,虽然有点像絮絮叨叨,嘟嘟囔囔的。
左小祖咒唱的这版《乌兰巴托的夜》,是后来由贾樟柯和他共同填词的。最早出现在贾导《世界》这部电影里,后来被收录在左小《美国 The U.S.A》这张专辑里。
可以说,乌兰巴托的夜,真是非常适合这部电影了。《世界》主要聚焦在一个高度浓缩了“世界”的北京世界公园里,里面的人可以上一秒还在“印度上空”,下一秒就路过“凯旋门”隔岸看到“大笨钟”。
《乌兰巴托的夜》结合着这部电影似乎能更让人觉得淋漓尽致。“乌兰巴托的夜”是众人对远方的想象,对真正“国外”的期待。片子里的女性角色们都太渴望能够摆脱这样的每日重复了,太渴望去远处看看了。好像只要一提到“乌兰巴托”,就已经早都飞到远方去了,那有自有,有不重复的景色,是真正的国外。
左小祖咒的《乌兰巴托的夜》,里面融合了蒙古族的呼麦,在曲调上更平和,起落不大。配合左小的嗓音和唱法,可以说非常催眠了,好像就是一个人在絮絮叨叨地和你说着他的心事。“我的肚子开始痛,你可知道”,配合上电影里小桃在车站送别前男友独自登上北上的列车,甚至没来得及好好道个别,说个“再见”。再想想小桃和安娜在板儿车上一起吹的冷风,大概才能体会这样的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乌兰巴托的夜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