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由方沛霖执导的喜剧电影《三星伴月》上映,由周璇、马陋芬等主演,讲的是几个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由17岁的金嗓子歌星周旋唱主题曲《何日君再来》,与同年她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唱的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一样,在全国及世界所有华人地区广泛流行开来。
《何日君再来》是深受华人喜爱的歌曲之一,却也曾被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同时列为禁歌;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大陆和台湾一起被封杀的一首传奇歌曲。
歌曲诞生于日寇侵华的战争岁月,被周旋唱红后飞入寻常百姓家,寄托了无数人在山河倾覆,国土沦陷时愁苦哀思和对自由的渴望情怀。周旋的粉丝李香兰用中日双语翻唱了这首《何日君再来》,在日本受到巨大欢迎,就连日军也非常喜欢听这首歌。但歌词中的“君”字,在日本人看来,分明就是国民政府的代言;这首歌呼唤的也是“国军何日重返上海”,“中国何日恢复统治”,于是遭到日军禁唱。
而国民党认为,当时日本人竟将《何日君再来》篡改为《贺日军再来》。这个“君”字,居然成了太君、皇军!歌曲除了卖国通敌外,这首歌还暗含了人们对共产党重回上海的期待,于是蒋介石下令,全国禁唱《何日君再来》。
共产党也认为,在全国联合抗战、救亡图存的关头,这首“靡靡之音”却在腐蚀人们的意志,歌中的“君”字代表的青年,正被身为舞女的情人进酒劝阻,阻拦他投身抗日。于是,《何日君再来》被国、共、日三方同时禁唱,甚至发生了这样奇特的故事:
1940年,李香兰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演唱了这首歌,中途就被冲进来的警察以“煽动抗日”为名打断,李香兰更被指控为国民党或共产党的间谍;而日本战败后,李香兰又因此被以勾结日军的“文化汉奸”罪名被逮捕。一直隐瞒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李香兰,只好公布身份,才得以遣送回国。
一个被各种理解的“君”字,让这首歌从此带上“汉奸歌曲”、“黄色歌曲”的帽子,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这首《何日君再来》,曲作者刘雪庵被划成“右派”,70-80年代,因为邓丽君各种版本的翻唱,《何日君再来》更被大陆一度认为是低俗、淫荡的靡靡之音而封杀;而在台湾那个严防大陆思想渗透的年代,也将这首歌曲视为洪水猛兽,歌中的“君”字,竟被引申为八路军,“何日君再来”是在“期待八路军打到台湾来”,这是一首“为匪宣传的左倾歌曲”,在台湾被禁唱。
经历过风风雨雨,历史的喧嚣终于尘埃落定,《何日君再来》生动、优美的旋律再次响起,也留下了令人回味唏嘘不已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