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电影导演潘孑农在赴武汉的轮渡上,遇见一支青年抗日宣传队,正在演唱一首旋律极其优美的歌曲。
潘孑农觉得歌词非常熟悉,仔细一听,原来是他自己创作的《长城谣》,原为电影剧本《关山万里》的插曲。电影并未拍成,曲作家刘雪庵将歌词精心谱曲后刊载在自办刊物《战歌》上,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演唱。当时,日本侵占了东北地区,3000多万东北同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长城谣》苍凉悲壮,又充满爱国热情,很快就传唱开来。
后来,《长城谣》经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在新加坡演唱并灌制成唱片在国外发行,激发众多海外侨胞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祖国打击侵略者。
在抗战时期,《长城谣》成为了控诉日本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歌,也是一首饱蘸民族抗日感情的不朽战歌。该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传遍了千山万水,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浴血奋战!
《长城谣》倾述了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苦难,激发了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直到今天,当“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响起,人们仍然会感到一种激情澎湃的力量,那是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