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伶》作曲是李建衡,同时编曲为何天程,作词清彦,演唱HITA,是2018年的国风歌曲。同时也有无数人翻唱,如:李玉刚、谭晶等。这首歌曲的一大亮点是中间的戏腔部分,在古风圈内,一直很受大家喜欢的一种音乐便有戏腔加入的,将我国国粹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中,初听便会让人感觉惊艳的一首歌曲。
戏腔的惊艳融入仿佛给这首歌填入了灵魂,听众仿佛来到戏台之下,看那生旦净末的风采,同时歌曲表达的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更是令人不禁叹服。
这首《赤伶》还有一个相关的背景小故事:
民国时期战火连绵,名角儿裴晏之所在地安远县被包围。日军来到戏院要求戏班子给他们做慰问演出,并指明要裴晏之出场,否则就烧了整个戏楼。裴晏之没有拒绝,转身来到梳妆台前描起了眉目。台上裴晏之水袖柔婉,昆腔妙曼唱着《桃花扇》,台下日军听得如痴如醉。突然裴晏之大喊一声“点火“!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火势早已蔓延。日军想逃出去却发现门已被封死。戏楼塌了,戏却未终。熊熊大火中,台上仍咿咿呀呀地唱着悲欢离合的《桃花扇》,因为老先生曾说过,戏一旦起就必须唱完,只为敬八方鬼神,敬戏子风骨。世人皆道戏子无情,却怎知戏子也有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十四年抗战,多少山河破碎,但也有无数英雄儿女站起,他们是中华的脊梁,是华夏人魂。也许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戏子,有的为人们牢记,有的却不为人所知,但历史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后辈更要深深牢记,即使无名,即便位卑。一曲《赤伶》唱尽华夏脊梁,唱尽华夏赤血。愿我华夏代代繁荣昌盛,愿我华夏后辈代代敢为人先。
听着这首歌我竟然进入到了故事之中,随着歌词,跟着旋律,我仿佛感受到了戏子悲凉无奈,随着曲调仿佛走过了他仓促的一声,不禁泪水滴落。
仿佛是前世今生一般,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在那样一个岁月里,在那样一个看不起戏子的时代,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抱这种怎样的心态去唱他最后的那一幕戏呢?听说只要戏中人开嗓唱戏,不管台下有没有人,都一定要唱完。我仿佛透过曲子看到了他的一生,年少时分他是怎样的刻苦的练习,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折磨,少年十分又是怎么样一唱成名?高朋满座,抗战时期又是怎样在日本人的欺凌之下,抱着那种必死的决心,他唱的最后一幕戏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幸好还有这么一首歌,记下了这么一个人——裴晏之。都说戏子无情,可是他们却是如此有情有义!
《赤伶》简谱:
《赤伶》吉他谱: